休息不是大腦關機,真相竟是相反

休息不是大腦關機,真相竟是相反!

一般來說,我們都會認為在我們停止思考與工作時,讓大腦休息,大腦就像是機器按上關閉或待機按鈕一樣,會短時間停止或低功率運作。但神經科學的發展,卻為我們發現了不一樣的真相。華盛頓大學教授 Dr Marcus Raichle 透過先進的fMRI技術,就是功能性磁力共振顯影的技術,發現人類休息時的大腦竟然也異常活躍,只是活躍的方式和腦區跟個人積極工作時,是不一樣的。

這篇文章不說太多的神經科學,我想分享的是,一個人不單單在努力工作時才有生產力,其實在刻意進入休息的時候,也具備生產力。那麼,當我們在專注工作時的大腦生產力,跟我們在抽離工作進行休息時的大腦生產力,有什麼不一樣呢?

根據 Brad Stulberg 及 Steve Magness 合著的 《Peak Performance》一書所提及,大腦的活動有分為 Task-positive network,即是正向任務網絡,以及 Default-mode network,即是預設模式網絡。當個人專注工作時,意識活動背後就是一個正向任務為本的大腦網絡活動;而當個人抽離工作休息的時候,就進入了一個讓潛意識主導的預設模式。當中牽涉的腦區及所分泌的神經傳遞物質(neurotransmitters) 都是不同的。而潛意識主導的預設模式,就是很多人類創意的促發者。

故此,人在專注工作的時候,會有很強的邏輯分析、認知及線性溝通的能力而達到高生產力。而人在抽離工作休息時,就會產出創意、非線上邏輯及直覺式解難的生產力。兩者哪個重要?當然都很重要。人要在專注與休息之間作出刻意的轉換,就能透過這兩種模式的盡情發揮,而獲得好處。

總結兩個重點:

1)很多工作狂也視休息為罪惡,但讓大腦休息其實也是Productive Time

2)多設計「專注工作」及「抽離工作休息」的特定時段,兩者作出交替運作。專注工作時深度投入工作,到休息時完全抽離工作讓大腦放空或放鬆。如此交替,讓大腦透過不同模式交替運作,令人煥然一新,會產出更多生產力

參考文獻:

Marcus, E. Raichle et al., A Default Mode of Brain Function. 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98, no.2: 676-682

Stulberg, B & Magness, S., (2017) Peak Performance-Elevate your game, avoid burnout, and thrive witht the new science of  success. Crown Publishing Group. ISBN:9789863984054


發佈留言